白癜风的医疗医院 https://jbk.39.net/yiyuanfengcai/video_bjzkbdfyy/昨天给一个12岁的孩子问诊,妈妈把孩子的情况描述了遍,最后还强调:“都12岁了还咬指甲。”我的心忽然震了一下。原来有的孩子咬指甲并不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改变。我问这位妈妈,家里面是不是给孩子的管束太多了。妈妈说孩子爸爸对孩子管得严,孩子基本上没有什么自己的时间,特别现在小升初,升学压力就更大了,孩子脾气也不好,爱生气。长期咬指甲这4种危害“逃不掉”01甲床损伤暴露在外的甲床、深陷肉里的指甲,如果你见过,你就会明白这有多么“触目惊心”。02抵抗力下降病从口入。孩子的腹泻、感冒、肠胃炎,可能就与“咬指甲”有关。03牙齿、面部不美观不自觉保持“咬”的动作,会导致咬肌紧张,颌面僵硬,比如“地包天”。04影响心理健康一方面陶醉于咬指甲,一方面咬完却又非常后悔。长此以往,内心矛盾强烈,容易形成内耗敏感的性格。01为什么孩子那么爱咬指甲?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原因环境压力是我家孩子“咬指甲”的最大原因我家也有一个爱咬指甲的娃。记得孩子在四岁之前,孩子指甲长得特别快,三天两头就要给孩子剪指甲。孩子上的第一家幼儿园是私立幼儿园。天天就是变着法子玩,孩子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快乐生活。唯一的问题是,孩子经常生病,病愈之后就是漫长的咳嗽,幼儿园每天都有牛奶和水果,咳嗽总是很难断根。孩子上的第二家幼儿园是国学私塾。每天的功课就是读经典,老师比较严厉,玩的时间也少,素菜为主,没有牛奶,水果也少。生病是少了,但“咬指甲”的毛病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。大概过了半年,我们发觉已经很久没有给孩子剪过指甲了,孩子爱上了“咬指甲”。无论我们怎么和孩子说咬指甲的危害,也无法改变孩子爱咬指甲的问题。想从心理方面找原因:对此我咨询过研究心理学的朋友,朋友提到在口欲期是否没有满足孩子的需要(生理、心理、安全感)。想从外部找办法:家里老人建议给孩子的手指涂上风油精,这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我没有采取。没有用药物去干预:孩子除了咬指甲,身体其他方面并没有问题,吃喝拉撒睡各方面都正常,所以没有选择药物干预。作为母亲的直觉告诉我,孩子是太紧张了,天性得不到释放,玩的时间太少,老师的管理方式,太严格,孩子不适应。当时还是疫情期间,不便给孩子换幼儿园。后来孩子在上课的时候,出现了自言自语、神游的情况。我感觉事情不能再拖,立即退学,让孩子在家休息了一个月,又换了一家纯玩的私立幼儿园。这是第3个幼儿园。换幼儿园一周之后,孩子对我说:妈妈,谢谢你,我很喜欢现在的幼儿园。虽然那时候孩子还没有完全改掉咬指甲的习惯,但是咬指甲的次数少了,原来光秃秃的五个手指,偶尔还能有几个长出一点点指甲来。情况在好转。02戒掉“咬指甲”这5个小办法比直接制止更有效“咬指甲”的问题会反复。快乐的幼儿园时光很快结束,孩子迎来了小学。孩子6岁了,我们之前和孩子约定好六岁就要开始分床睡。一个月下来,孩子黑眼圈严重,脸色晦暗,常常带着倦意,几次晚上给孩子盖被子,发现孩子半夜还醒着。咬指甲的问题又更严重了。对孩子来说:
一方面,学习任务骤然增加,经常忘记带东西,被老师批评。
另一方面,晚上又独自一人面对黑夜。只好让孩子又跟着我睡。回想起小时候,我姐姐还在上小学就敢自己一个人在另一套房子睡觉,而我到现在都不敢一个人在外地住酒店,只要独自住酒店就彻夜失眠。为什么要求孩子六岁必须分房呢?01父母心态上:接受个体的成长差异(包括心理成长差异),才是对孩子最包容的爱。02学习上:我们没有报托管(托管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写作业),给孩子报他喜欢的特色课。没有课程的时间,孩子放学就回家,写完作业就可以找小朋友玩。每天都保证有自由的玩耍时间。03放学的路上:也是我们交流的时光。孩子个性活泼好动,敏感又好强,即便学习成绩挺好,由于上课爱讲话,坐不住,经常忘记带东西,常遭到老师的批评,更不可能做班干部。作为母亲只能从其他方面慢慢开导。04沟通上:经常和孩子说“妈妈爱你,不需要条件”。05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
http://www.wsnmo.com/yfhyq/21895.html